如何利用 AI 编程工具创造出有需求、能够很好变现的产品呢?产品在这个时代会有哪些形态?
很高兴能有机会聊聊这个话题。这些对 AI 编程和产品变现的思考,就像看到了多年前,互联网浪潮初起时,那个既兴奋又迷茫的自己。我们总担心错过一个时代,但其实,每个时代都在奖励那些能看透本质的人。
如何利用 AI 编程工具创造出有需求、能够很好变现的产品呢?产品在这个时代会有哪些形态?</p>
前言</p>
很高兴能有机会聊聊这个话题。
这些对 AI 编程和产品变现的思考,就像看到了多年前,互联网浪潮初起时,那个既兴奋又迷茫的自己。
我们总担心错过一个时代,但其实,每个时代都在奖励那些能看透本质的人。
来,喝杯茶,我们慢慢聊。
其实,不妨把整个 AI 行业想象成一座刚刚开始建造的大厦。
外面的人看到的是飞扬的尘土、炫目的吊车(各种新模型、新框架),但真正决定这座大厦价值的,不是这些。
我们先来看看这座大厦的 "承重墙" —— 那些无论技术如何变迁,都屹立不倒的核心原则。
承重墙:不变的商业底层逻辑</p>
技术是加速器,不是方向盘。在 AI 时代,这两面"承重墙"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:
第一面墙:需求,源于人性的"不变"</p>
AI 不会创造新的基本需求。 人类几千年来追求的无非是:效率更高、成本更低、体验更好、确定性更强,以及满足情感和娱乐需求。你的产品,无论用了多么前沿的 AI 技术,最终都必须回到一个朴素的问题上:它为谁,解决了什么"痛点"或"痒点"?
- 痛点: 就像牙疼,不治不行。比如,繁琐重复的工作、高昂的人力成本、无法规模化的个性服务。这是变现最直接的路径。 - 痒点: 不解决也能活,但解决了会很"爽"。比如,获得更个性化的娱乐、更高效地学习新知、让创作更有灵感。这往往通往巨大的消费市场。
切记,不要拿着 AI 这把"锤子"到处找钉子。 要先找到那个真正需要被解决的问题,再看 AI 能否让解决方案产生质变。
第二面墙:价值,是变现的唯一标尺</p>
用户不会为"AI"付费,他们只会为"价值"付费。 你用的是 GPT-4o 还是某个开源模型,对用户来说并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你的产品帮他们省了多少时间?多赚了多少钱?带来了多少快乐?
因此,变现的核心在于 "价值锚定"。你的定价,应该对标你创造的价值,而不是你的开发成本。一个能为企业每月节省 100 小时人工的工具,定价 99 美元/月,听起来就非常划算。
暗门:AI 时代独有的捷径</p>
聊完了这些不变的,我们再来看看 AI 带来的 "暗门" —— 那些能让你绕开寻常路径,事半功倍的窍门。
AI 最强大的地方,在于它极大地改变了"可能性"的边界。过去需要一个团队、一年时间才能做成的事,现在可能一个人、一个月就能做出雏形。
暗门一:"副驾驶"模式 (Co-pilot)</p>
这是目前最成熟、最容易切入的模式。不要总想着"替代"人,先想想如何"增强"人。把 AI 变成一个无所不知、不知疲倦的专家助手,嵌入到人们已有的工作流中。
机会所在: 程序员的 Copilot、设计师的 Midjourney、写作者的 Jasper... 各行各业的专家,都需要一个能让他们工作效率提升 10 倍的"副驾驶"。去观察你身边、或者你自己,在哪个专业领域里,有大量需要依赖经验和知识的重复性脑力劳动?那就是机会。
暗门二:"自动化工厂"模式 (Automation)</p>
将过去复杂的、非标准化的流程,变成一个"输入 -> 处理 -> 输出"的自动化流水线。AI 的理解和生成能力,让这件事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。
机会所在: 输入一个产品链接,自动生成全套营销文案、图片和视频;上传一份财报,自动生成一份通俗易懂的分析摘要;给到一个需求文档,自动生成项目的初步代码框架。这里的关键是找到一个高价值、高频率、但又极其耗时的流程。
暗门三:"个性化代理"模式 (Agent)</p>
这是更进一步的形态,AI 不再是被动工具,而是主动的"数字员工"。它能理解目标,并自主规划、执行一系列任务。
机会所在: 一个能帮你 24 小时监控全网舆情,并做出初步应对的"公关代理";一个能帮你打理所有日程、预定、邮件沟通的"行政助理";一个能根据你的学习进度和风格,动态调整教学内容的"私人教师"。这片领域还很早期,但潜力巨大。
产品的几种"相":当代理念下的产品形态</p>
理解了这些底层逻辑和独特路径,我们再来看产品最终会呈现出哪些 "形态"。
增强型工具(Augmented Tools)</p>
是什么: 嫁接在现有软件或流程上的 AI 功能。比如 IDE 里的代码补全插件、浏览器里的网页内容总结插件、Office 里的文稿润色功能。
变现模式: 通常是 SaaS 订阅制,按月/年付费。这是最清晰的 B2B 或 Prosumer (专业消费者) 模式。
自动化平台(Automation Platforms)</p>
是什么: 一个独立的网站或应用,用户通过简单的输入,就能获得复杂的、完整的产出物。比如 AI Logo 生成器、短视频脚本生成平台、PPT 一键生成工具。
变现模式: SaaS 订阅 + 按量付费(比如生成次数、下载次数)。这种模式能很好地服务于小企业和自由职业者。
原生 AI 应用(AI-Native Applications)</p>
是什么: 其核心体验完全构建在 AI 之上,离开了 AI 就不成立。最典型的就是各类 AI 聊天机器人、AI 伴侣、AI 游戏 NPC 等。
变现模式: 免费增值(Freemium),基础功能免费,高级功能或无限使用需要订阅。也可能是虚拟物品或打赏。这类产品往往面向 C 端用户,需要巨大的用户量。
智能代理服务(Intelligent Agent Services)</p>
是什么: 以"数字员工"或"AI 顾问"的形式提供服务。用户购买的不是一个工具,而是一个能持续完成特定任务的"代理"。
变现模式: 按"代理"数量或任务复杂度订阅。比如,雇佣一个"AI 市场分析师"每月需要支付 XXX 元。
给你的一点心里话</p>
说了这么多,或许你反而更焦虑了,觉得要学的太多。别急,我们回到起点。
从你自己的"痛"开始。
- 你作为一名开发者,在编程时最烦什么? - 在学习新技术时最困惑什么? - 在和产品经理沟通时最痛苦什么? - 你身边的朋友,他们做什么工作,他们最大的烦恼是什么?
你的第一个产品,最好是为你自己或你熟悉的人打造的。
因为只有这样,你才能最真切地把握"需求"这面承重墙。
先用最简单的方式,哪怕是直接调用 API,做一个能解决那个核心问题的"最小可行产品"(MVP)。然后,勇敢地把它拿给别人用,甚至尝试收一点点钱(比如 1 美元)。
当有人愿意为你的"小东西"付费时,哪怕只有一个人,你得到的信心和方向感,比看再多文章、上再多课都要宝贵。那一刻,你就真正踏上了用技术创造价值的道路。
这个时代变化很快,但创造价值的旅程,永远是一场马拉松。不必追赶每一个热点,守住你的承重墙,找到你的暗门,然后,一步一步,把你的大厦盖起来。
标签
分享这篇文章
windflash
An entrepreneur with a curious and exploratory spirit is currently engaged in website development and content creation.